“水秀”“灯会”闹剧何时休

2025-08-05 08:44 来源:浙江日报
查看余下全文
(责任编辑:魏金金)

“水秀”“灯会”闹剧何时休

2025年08月05日 08:44    来源:浙江日报    丁慎毅

■ 丁慎毅

据广西纪检监察网消息,近日,广西公开通报2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。其中包括: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未经科学论证,脱离县情实际上马“水秀”和“灯会”旅游项目,致使国家利益受损,当地群众反映强烈。

2230万元财政资金画下的不是句号,而是巨大的问号。这个被当地群众称为“领导的面子工程”的项目,用最直观的方式给决策者上了一课:当决策者的认知跟不上时代,再多的钱也堆不出真正的政绩。

贫困县搞旅游开发本无可厚非,但错把“网红打卡”当救命稻草,暴露的是某些干部对现代文旅产业的严重误判。全国类似的教训不少:某县砸钱建“天下第一鼓”,结果鼓槌还没捂热就生锈了;某镇跟风造“玻璃栈道”,开业当天保安比游客多。这些项目就像统一批发的“政绩快消品”,缺的是两样东西——本地的泥土味和百姓的人情味。可见,认知贫困比资金短缺更可怕。

这个项目的荒唐之处在于,它完美避开了所有科学决策的环节:没问过湖边打渔的老汉,没咨询过在外打工的年轻人,甚至没好好看看县里的账本。这种“三没”决策模式,本质上是用权力自信替代常识判断。它反映出部分官员潜意识里,仍然把“让领导看见”置于“让群众受益”之上。

要治这个病,不妨试试三剂药——“脚底板调研”:让干部穿街走巷问问居民的意见,听听夜市摊主怎么说;“反对派席位”:每个项目论证会必须有个专唱反调的角色;“后悔药机制”:给重大决策留出“冷静期”,像网购那样能七天无理由退货。

2230万元不是数字,是贫困县2000个学生一年的营养餐,是500户危房改造的资金。衡量政绩不该只看报表上的增长率,更要看群众脸上的满意率。浙江“千万工程”20年久久为功的经验告诉我们,真正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政绩,往往没有炫目的灯光,但有温暖的烟火气;不需要豪华的展板,但留得下百姓的好口碑。

现在有些地方开始试点“潜绩档案”,把那些看不见的功夫也记入考核,比如地下管网改造、教师队伍培养。这种改变就像给庄稼施底肥,虽然当时看不见,但来年准有好收成。

锈蚀的灯架终会被拆除,但2230万元买来的教训不该随风而逝。新时代的治理者既要有“抬头看天”的格局,比如看清文旅产业正在从“门票经济”向“体验经济”转型的大势;更要有“低头看路”的务实,明白贫困地区群众最急难愁盼的从来不是霓虹闪烁。

最好的“地方名片”,永远是群众发自内心的笑脸;最亮的“景观灯光”,终究是万家灯火里的温馨团圆。当官员们真正把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,当财政资金的每一分钱都带着民生温度,类似“水秀”“灯会”的闹剧才会绝迹。

(责任编辑:魏金金)